close
此坐落於宜蘭羅東 外觀看似大棚架挑高7樓,長120、寬70公尺,以一條125公尺的空中藝術長廊有層層疊錯的展演空間、閱覽廳,打造了羅東文化中心的美術展館。
二○○八年尚未完工時,就獲得「台灣建築獎」首獎,吸引國際建築界注意,將成為羅東小鎮的城市新地標。
這座由黃聲遠建築團隊設計的文化園區,以「羅東新林場」設計為基礎,歷時十年才完成,區內生態水池有著舊林場貯木池的意象,大棚架旁的階梯、走道上的原木椿,
代表太平山順流而下的檜木群。大量使用耐候性鋼材及婆羅洲鐵木等材質,簡單、環保、易維護。
黃聲遠建築師說: 宜蘭境內多雨,而羅東早年是太平山林場儲木集散地意象,並是宜蘭境內唯一有夜市的城鎮,這些因素讓他想到,既遮雨又能隨時從內外看到別人活動的都市大棚子就進入腦海。
他強調:「一座棚子而不是一間房子的文化中心,深信能改善台灣城鄉『面貌模糊』的無目標感,我覺得文化中心好像是一座新的廟埕,隨時可引進『節慶』的爆發力。」
此新文化空間獲得競爭型城鄉新風貌的入選設計,評審認同,文化空間應從社區氣息、歷史情感出發,傳統林場轉換成木構造,以塑造高度彈性的生態觀念。
尤其展現多元共存,大型集會與社區共享的半戶外省能空間,更因使用易調整低污染可回收的建材,使這座夢幻國度更吸引人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